您好!游客,欢迎来到苗天下! | 注册

苗天下

免费热线:0351-7552186
当前位置:苗天下»产品百科»大王椰

大王椰

1、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棕榈科,大王椰子属。干单生,圆柱状,高达10~20m。是目前最高大的椰子类植物之一,茎具整齐的环状叶鞘痕,幼时基部明显膨大,老时中部膨大。叶聚生于茎顶,羽状全裂移动图片,裂片条状披针形,端渐尖或2裂,排列不在一个平面上,叶鞘光滑。肉穗花序三回分枝,排成圆锥花序式,佛焰苞2枚,外面一枚短而早落,里面的一枚舟状。果球形,成熟后红褐色至紫黑色。花期4~6个月;果期7~8个月。单干,高15~20米 高耸挺直,平面平滑,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核果阔卵形。幼株干基肥大,随成长逐渐转为上部粗大。干的环纹圈圈明显,干面灰白平滑,径达50~80厘米。花白色,雌雄同株,穗状花序,着生于叶鞘的下部,最初包被于一圆筒状的佛焰苞内,花开时则脱佛焰苞而出,小花梗有许多分支,状如扫帚。

2、分布范围:原产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及美国佛罗里达南端。

3、主要价值:大王椰子是理想的南方庭园观赏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广场、道路分隔带或河边林荫小道等、园景树最高大壮观的椰子类植物。 是南方城镇的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树姿高大雄伟,树干通直,为世界著名热带风光树种,可作行道树或群植作绿地风景树。

4、病虫害防治:

干腐病症状:干腐病病菌主要从树干基部侵入,也可以中部或顶端侵入。病斑黄褐至黑褐色,横切树干,切面可见许多点状褐色斑,而纵向解剖树干,则木质部出现黑褐色条斑,但外表皮层往往尚未表现症状,感病的树干干形收缩变细,呈灰暗色。严重时茎基部组织呈糊状腐烂,并且臭味。在潮湿的条件下,病组织上长出白色霉状物。老人葵也有此病发生。

病原及发病特点:大王椰子干腐病是由棕榈疫霉侵染引起的。病害大多发生于4~10年生大树。雨季末期特别是台风雨后,病害发生最重。重露或浓雾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扩展蔓延。因此2~6月高湿多雨季节是病害高峰期。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病重。路树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带菌的植株。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多施有机土杂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能有效减轻病害发生;严格检疫,栽植时汰除病株。发病后砍除重病株,集中烧毁;发病后可交替喷洒70%锰锌·乙铝500~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500~700倍液,或40%乙膦铝200~300倍液,或65%甲霜灵600~800倍液。

大王椰子流胶病:大王椰子树头分泌出一种透明的褐色树胶,时间一长,柔软的树胶变成块。树胶有异味,状如桃流胶病流出的桃胶。

防治方法:应对初发病植株用杀毒矾对水500倍,或用乙磷铝300倍液添加40%洗衣粉灌心;预防该病应做到挖掘苗时应减少对根系的损伤,伤口用杀菌剂消毒处理。土球和树干要进行妥善包装,以免在装车运输程受损;栽植后用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一次全面喷洒,可防止包括疫霉病在内的多种病原菌的侵害。




求购信息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