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态特征: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十分高大,高4-15米;树皮棕灰色,不规则从下面向上反卷呈小片,裂片向上反卷;幼时有枝刺,结果株无刺;质感十分粗壮,枝条近无毛或有疏短毛。叶薄革质,雌雄株稍有区别,通常雌株的叶有变化,菱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在近基部中脉有污毛;叶柄短,长约2毫米,有短毛。花小,总状花序腋生,长1-2厘米,花梗极短,长约3毫米;花萼4-6片,卵形,长2.5-3.5毫米,外面有短毛;花瓣缺;雄花有多数雄蕊,花丝细长,长约4.5毫米,花药椭圆形,底着药;花盘由多数腺体组成,包围着雄蕊;雌花的萼片与雄花同;子房椭圆形,无毛,长约4.5毫米,1室,有2侧膜胎座,花柱短,柱头2裂;花盘圆形,边缘稍波状。浆果黑色,球形,顶端有宿存花柱,直径4-5毫米;种子2-3粒,卵形,长1-3毫米,鲜时绿色,干后褐色,有黑色条纹。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2、分布范围:该属约有300种,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均有分布,中国、前苏联、美国、印度等国家,有丰富的柞树资源。中国有柞树60余种,柞林面积约有1亿多亩。以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山东、河南、贵州、广西、安徽、陕西、四川等省区为多。
3、主要价值:柞树木材为坚固抗腐性用材,树皮、叶片、壳斗、提取物为制革、印染和渔业所必须的材料。柞树栓皮的皮层较厚可作工业上的软木材料。尹怀宁教授介绍,其还可烧制木炭。柞树的叶含有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纤维素等成分,可用来养蚕。果实含淀粉较多,可用来制作橡酒、酒精、淀粉、橡油等,也可做饲料。从柞树树皮、叶片、壳斗、橡实中提取的单宁,是制革工业、印染工业和渔业上所必需的材料。栓皮的皮层较厚可作工业上的软木材料。柞树还可培养木耳、香菇和密环菌等多种食用菌。
4、病虫害防治:柞树常见的病害为白粉病、褐斑病和早烘病。白粉病出现的现象:多在9~10月份发生。褐斑病常在多湿、多风年份的春蚕期发生,病重时柞叶焦枯。早烘病出现的现象:多发生在8月底9月初,凡雨多年份或柞岚连年砍伐过度或食叶过酷处均易发生早烘,严重时整个柞岚的柞叶出现红褐色干枯状。防治方法是用波尔多液、石灰硫磺合剂和防霉灵等农约防治柞树褐斑病,效果明显。 虫害以肖黄掌舟蛾、黄二星舟蛾和刺蛾类为最,多发生在7月卜旬至8月初,各地均有被三种害虫吃光柞岚的现象。舞毒蛾、柞象鼻虫、栎刺蚜、苹梢梢鹰夜蛾、栎大蚜、粟山天牛等亦是常见虫害。防治方法为之前用2.5%的敌百虫粉药杀鳞翅目害虫,用1.5%的乐果粉药杀刺吸口器害虫。用亚胺硫磷专杀刺蛾类幼虫,此药品在一定浓度和时期内对柞蚕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