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游客,欢迎来到苗天下! | 注册

苗天下

免费热线:0351-7552186
当前位置:苗天下»产品百科»香椿

香椿

1.   形态特征

      香椿,落叶乔木,树皮粗糙,深褐色,片状脱落。叶具长柄,偶数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或更长;小叶16-20,对生或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9-1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一侧圆形,另一侧楔形,不对称,边全缘或有疏离的小锯齿,两面均无毛,无斑点,背面常呈粉绿色,花瓣5,白色,长圆形,先端钝,长4-5毫米,宽2-3毫米,无毛;蒴果狭椭圆形,长2-3.5厘米,深褐色,有小而苍白色的皮孔,果瓣薄;种子基部通常钝,上端有膜质的长翅,下端无翅。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2.   分布范围

      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东北自辽宁南部,西至甘肃,北起内蒙古南部,南到广东广西,西南至云南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山东,河南,河北栽植最多。河南信阳地区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林。陕西秦岭和甘肃小陇山有天然分布。垂直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和广大平原地区,最高达海拔1800m,耐寒区。


3.    园林价值

       香椿在园林中配置于疏林,作上层滑干树种,其下栽以耐阴花木。香椿是华北、华东、华中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区土层肥厚的重要用材树种,“四旁”绿化树种。


4.    病虫害防治

       香椿病虫害较少,夏、秋两季易发生叶锈病和白粉病。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夏天叶面呈黄褐色不规则病斑,冬天叶背呈黑色不规则病斑。病株长势缓慢,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该病由香椿花孢锈菌和香椿多层锈菌通过气流传播侵染所致。白粉病也是主要为害叶片,病叶表面褪绿呈黄白色斑驳状,叶背出现白色粉层斑块,后期形成颗粒状小圆点,变为黑褐色。该病由香椿球针壳真菌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所致。这2种病害可用500倍粉锈宁液喷雾防治。  
       香椿的害虫主要有椿毛虫、刺蛾、云斑天牛等。幼虫期可用800倍敌百虫液喷杀,成虫期用1500倍40%乐果乳油防治。天牛幼虫也可用人工注射敌百虫药液于虫孔中杀死。若发现有茶黄螨为害,应喷施15%达螨灵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