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态特征
七叶树,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圆柱形,黄褐色或 灰褐色,无毛或嫩时有微柔毛,有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的皮孔。掌状复叶,由5~7小组成,叶柄长10~12厘米,有灰色微柔毛;小叶纸质,长圆披针形至长圆倒披针形,稀长椭圆形钾先端短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有钝尖形的细锯齿。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果实球形或倒卵圆形,黄褐色,无刺,具很密的斑点。花期4~5月,果期10月。
2. 分布范围
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南部均有栽培,仅秦岭有野生的。模式标本采自北京西山。 中国黄河流域及东部各省均有栽培, 仅秦岭有野生;自然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之山地,在黄河流域该种系优良的行道树和庭园树。
3. 园林价值
七叶树树干耸直,冠大阴浓,初夏繁花满树,硕大的白色花序又似一盏华丽的烛台,蔚然可观,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园林观赏植物,可作人行步道、公园、广场绿化树种,既可孤植也可群植,或与常绿树和阔叶树混种。花开之时风景十分美丽。
中国常将七叶树孤植或栽于建筑物前及疏林之间。中国七叶树科树种数量较多,分布很广,但大多数树种尚处于未被妥善经营和利用的阶段。
4. 病虫害防治
七叶树主要有叶斑病、白粉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毛虫和金龟子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1)日灼病。夏季于树干上发生,可在深秋或初夏在树干上刷白以防日灼,也可以用枯草或稻草覆盖于树干基部等,均可预防日灼病的发生。
(2)刺蛾。幼虫食叶,在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喷射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15%溴氰菊酯4000~5000倍液,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