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游客,欢迎来到苗天下! | 注册

苗天下

免费热线:0351-7552186
当前位置:苗天下»产品百科»樟子松

樟子松

1.形态特征

樟子松是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80厘米;大树树皮厚,树干下部灰褐色或黑褐色,深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上部树皮及枝皮黄色至褐黄色,内侧金黄色,裂成薄片脱落;枝斜展或平展,幼树树冠尖塔形,老则呈圆顶或平顶,树冠稀疏;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无毛,二、三年生长呈灰褐色;冬芽褐色或淡黄褐色,长卵圆形,有树脂。

针叶2针一束,硬直,常扭曲,长4-9厘米,很少达12厘米,径1.5-2毫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微扁,皮下层细胞单层,维管束鞘呈横茧状,二维管束距离较远,树脂道6-11个,边生;叶鞘基部宿存,黑褐色。

雄球花圆柱状卵圆形,长5-10毫米,聚生新枝下部,长约3-6厘米;雌球花有短梗,淡紫褐色,当年生小球果长约1厘米,下垂。

球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3-6厘米,径2-3厘米,成熟前绿色,熟时淡褐灰色,熟后开始脱落;中部种鳞的鳞盾多呈斜方形,纵脊横脊显著,肥厚隆起,多反曲,鳞脐呈瘤状突起,有易脱落的短刺。

种子黑褐色,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微扁,长4.5-5.5毫米,连翅长1.1-1.5厘米;子叶6-7枚,长1.3-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1.8-2.4厘米,上面有凹槽,边缘有较密的细锯齿,叶面上亦有疏生齿毛。花期5-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樟子松的雌球花、球果种鳞的形状、小枝的色泽以及针叶的质地与欧洲赤松都相似,惟老树树干下部的树皮较厚,深纵裂,灰褐色或黑褐色,上部树皮黄色至褐黄色,裂成薄块片脱落;针叶长短变异颇大,最长可达12厘米,径1.5-2毫米,冬芽淡褐黄色等形态特征与欧洲赤松不同。樟子松的树形因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生于大兴安岭山区的树木树冠成尖塔形,树干端直高大;生于海拉尔以西与以南砂丘地区的树木,则树冠平顶,树干较短。这两种类型是否需要划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2.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山地及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砂丘地区。蒙古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蒙古。

3.主要价值

樟子松是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防护绿化、水土保持优良树种。材质较强,纹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梨及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拷胶。

心材淡红褐色,边材淡黄褐色,材质较细,纹理直,有树脂。可供建筑、枕木、电杆、船舶、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香及松节油,树皮可提栲胶。可作庭园观赏及绿化树种。林木生长较快,材质好,适应性强,可作东北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砂丘地区的造林树种。

气干密度422kg/m3;木质硬度、密度适中、物性指标中等,握孔力中;纹理细直、木纹清晰,变型系数较小;干燥、机械加工、防腐处理性能较好;油漆和胶接性能一般。防腐后易于油漆和染色。是中国防腐木材主选原材料,一般最长造材料规格为6米。

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和绿化树种。由于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可作三北地区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沙地造林成活后,随着林木生长,不仅风蚀减少,枯枝落叶增多,并且具有防风阻沙改变环境的作用。

樟子松的针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粗蛋白质与禾草相当,粗脂肪也较高,可达5%左右,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胡萝卜素的含量为198-344mg/kg。据测定,天然樟子松林每公顷产干枝14.27t、干叶7.92t,可加工成松针粉。若在猪、羊、牛、兔、鸡的日粮中加 5%一10%松针粉,可显著提高畜群产量和促进发育。是不可多得的饲料资源。

4.病虫防治

松苗立枯病

此种病害发生在1-2年生幼苗上,也有发生在3年生大苗上的,但以一年生的发病率最高。病害症状随着苗木生长时日增加而变化,一般表现出以下四种类型:烂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茎叶腐烂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引起幼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一般说来,土湿低温时,丝核菌多、土壤干燥,气温高时,镰刀菌多。幼苗被害后,经几小时就发病,因而传染很快。出苗后发病时用药防治:30%苏化911粉,每亩用药量0.75公斤作药土,撒在苗床面上,或每亩用30%苏化911乳油720毫升加水250-500公斤,或新吉尔灭1:5000倍也行。每次施药10-30分钟后,喷清水一次,洗掉叶上药液,免去药害。

油松球果螟

在章古台地区,1年1代,每年5月,越冬幼虫开始破网而出,多数首先进入雄花序,而后进入嫩梢和2年生球果。

药剂防治:幼虫转移危害期间喷40%乐果乳油400倍液,或50%敌百乳油1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300倍的液体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20%蔬果磷乳油500倍液。成虫出现后,每隔7天喷1次6%可湿性六六六200倍液。此外,也可在虫产卵期间施放赤眼蜂,每公顷放蜂15万头左右。

松梢螟

在章古台地区,1年两代,以不同龄期幼虫在树梢内蛀成虫道越冬,少数幼虫在树干皮下越冬。防治方法同油松球果螟。

松纵坑切梢小蠹虫

樟子松、油松等皆受其害。主要危害松梢和健康树干基部,而且病腐木、枯立木、风倒木和风折木则受害更甚。防治方法除保持林地卫生外,喷六六六粉剂。[4] 

落叶松毛虫

危害针叶,在章古台地区1年发生1代,每年4月中旬前后开始危害。防治方法是搞好虫情测报工作的同时,幼虫食叶期喷松毛虫杆菌,成虫期设黑光灯诱杀。此外,每株成材树绑毒绳也是防治松毛虫的良好办法。[4] 

冬季防虫

冬季,园林植物病虫的越冬场所相对固定、集中,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冬季害虫多以卵、幼虫、茧、成虫(介壳虫)在土壤、枯枝落叶、杂草、树皮、裂缝、芽腋、枝干等处越冬;病菌多以菌丝体、孢子在病残体中、土壤中越冬。如叶蝉将卵产在桂花、阴香、香樟树枝条上越冬(产卵处有白色的物质),该处以上的枝条枯死;小叶榕木虱以若虫、卵在叶腋处越冬。要及时清除这些越冬病虫体和清洁越冬场所。

应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剪除病虫枝、重叠枝,这可直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和病原,改善植物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来年树势;人工摘除虫茧、卵块、虫苞、刮除越冬蚧虫;翻耕土壤抗晒以减少土壤中越冬病虫;同时抓紧蛀干害虫的防治。

应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12月)树干涂白,这不仅可以杀死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虫,还可有效地减轻冻害。涂白材料为生石灰、硫磺(或石硫合剂)、水、盐;涂白高度为1.1米。

冬季还要注意防冻。冻害是由于气温的急骤下降致使植物原生质膜上出现透性较大的非脂类空隙,细胞内物质的渗漏而引起细胞死亡。可剪去初冬抽发的嫩枝以促进枝条的木质化及营养的积累,提高抗寒能力;停止对树木施入氮肥,可适当施些磷、钾肥;喷施抗冻剂,以增强植物的抗冻能力,减少低温下原生质内形成冻晶体对膜系统的机械伤害;根颈培土可防止根颈和树根冻伤,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对不抗寒的名贵树种,还可以在树木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